张国刚 | 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12月11日 16:39


2023年12月6日,湖南大学(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中国)-SouGou百科)人文高等研究院朱张首席教授、清华大学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先生应邀主讲朱张学者系列讲座,以“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兼谈新文科与文化安全问题”为题,在古今中外交错的文化史的视阈下,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渊源与可能性,对如何构建未来的道路提出了相关思考。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中国)-SouGou百科历史系蔡慧清副教授主持讲座。

一、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张国刚教授以“白马非马”的典故为引,探讨了“白马”与“马”的个相与共相问题,表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正是要从个相的角度出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破除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为标准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为人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张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错误,其一,不应用汉唐的延续来看待中国的现代化,家天下的过去并不适应公天下的现状;其二,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它根植于西方文明体系,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中国路径;其三,不能成为其他国家的再版,中国应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本国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相结合,才能构建出更美好的未来。

二、历史上的中国与西方

张国刚教授从历史进程的角度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他将历史上的中国分为“从五帝到武帝”的上古、“从儒佛合流到宋明理学”的中古、“融合西方文明历程”的近世至今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华文明奠基的时代。第二阶段,张骞通西域到中亚,玄奘西游到南亚,郑和下西洋到西亚,使中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更加深入;宋明理学和以佛教为代表的域外文明则大大充盈了中古时期思想的发展。第三阶段也就是明清以来,我们接受了来自泰西、欧西的冲击,经历了对自身文化的贬斥和再发现,最终发展成如今的中华文明。

接着,张国刚教授提出了“文化长江”的概念,认为自然界的长江和中国的文化是相对应的,上游重庆整合水源,对应汉代整合诸子百家,独尊儒术;中游武汉汇聚多条水路,意味着中古时期中国文化吸收儒释道后形成宋明理学,并汲取其他域外文明之长;下游南京对应着融合西方文明的现代。我们的文明最终会像滚滚长江一般,美美与共,方能天下大同。

而谈到西方文明时,张国刚教授从地理的角度说明了中国区别于其他四大轴心文明的特殊性,东南大海,西南高山,北面沙漠,这种相对封闭性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为中华文化独树一帜提供了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世界上,只有中华文明如此突出地表现出延续性的特征,而且不断创新、包容,从中西文明交往中也可以发现,中国文明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应自信地应坚持自己的道路。

三、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

在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张国刚教授从文化、地理、金融等方面分析了构建独立之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张教授指出,当下,文科面临着崭新的再出发,我们绝不能仅仅将他山之石当作神明来膜拜,要从中国自身的特色出发,以中国文化精神为本,建成自己的学术体系。

本场讲座,同学们随着张国刚教授纵横古今中外,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的现代化,是超越“道”,把握“术”的路线。面对未来,我们不能局限于西方,而是应当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讲述现代化的中国故事,让中华文明从传统走向近代的重担正落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在听众们热烈的掌声中,此次讲座圆满地画上了句号。(文/顾廷语)


主讲人简介

张国刚,1956年生,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与中西文化关系史。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著有《<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资治通鉴>启示录》《<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智慧》等书,并在清华大学开设《<资治通鉴>导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