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露 | 理学经世视野下的曾国藩与郭嵩焘

2024年01月09日 20:16

2023年12月26日晚,“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中国)-SouGou百科讲坛·书院教师主讲专场”第二十九讲开讲,由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中国)-SouGou百科历史系副教授余露主讲,主题为“理学经世视野下的曾国藩与郭嵩焘”。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中国)-SouGou百科历史系助理教授马玺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余露老师简要介绍了理学经世视野的缘起和意义。诞生于宋代的理学一向以“重义理、讲心性”著称,而晚清变局下曾国藩、郭嵩焘的作为却展现出它在经世层面的一种可能。随后,余露老师讲述了曾国藩、郭嵩焘二人如何以理学贯通读书、修身、处世的人生脉络。曾国藩进士登科后与唐鉴、倭仁等大儒结缘,开始粗识指归,以理学修养身心。他认为,风俗之厚薄在于一二人心之所向,所以立志自拔于流俗。在修身之外,曾国藩还以理学应对世变。他书生从戎,以宋儒之理学治兵,独仗“忠信”二字为行军之本。哪怕面对棘手的洋人,他也主张推诚相见,平情说理。

与曾国藩一样,郭嵩焘也提倡以理学修身、应世。他认为,训诂考订只是学中之一艺,立身制行才是学问的根本。此外,主张在中西交往中“以理自处”,承认西方也有“道”,是郭嵩焘中外观念的两大基点。郭嵩焘指出,与洋人交涉应该以理自处,使对方心服。他还提出,西方各国自有本末,之所以日趋于富强是因为其政教修明,且与商贸、制器相辅相成。

最后,余露老师也点明了理学经世的问题所在。对国势孱弱的晚清中国而言,推诚相待、以理自处的洋务思想容易流于空谈,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也收效甚微。因此,曾国藩、郭嵩焘二人的事功成就、因应时代,不仅展现了理学经世的可能,也体现出这一取径的限度。

互动交流环节中,听众踊跃提问,余露老师的解答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现场气氛颇为活跃。(图文/韩政委)